维生素被夸大,健康人群有必要补充吗?

陈先生今年50岁,自从年纪上来后,身体总是时不时出点小毛病,朋友知道后认为他这是免疫力不行的表现,日常可以多吃点维生素,于是他当天下班就去了附近药店,买了最贵的进口维生素,心想这样吃肯定错不了。

结果吃了一段时间,身体也没见有什么改变,他怀疑可能是吃的不够量,于是从一天一颗改为一天8颗,连续吃了几个月后,身体条件好不好不知道,但整个人倒是黄了不少,而且小便颜色也越来越黄,他这才意识不对,等去了医院检查,医生告知有肝衰竭的前兆,而凶手就是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吃的维生素。

这让他不禁疑惑,维生素不是营养保健品,怎么也会吃出病?补充维生素难道一场消费陷阱?

一、维生素被夸大,健康人群有必要补充吗?

维生素,其实是一种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营养素,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存在对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维生素,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认为只要吃了就对身体好,确实对于缺乏其中关键营养素的人补充维生素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性补充,但并不是所有人吃了都会有益。

大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士红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撑维生素补充和健康效益之间的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常服用维生素的人,往往很自律,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因此很难直接说明健康的来源是维生素,相反维生素的益处可能被夸大了。

《生命时报》曾刊文针对补充维生素的线上民意调查,发现超七成受访者都表示会选择额外补充维生素,而且其中70%的人都是自发性补充,也就是觉得缺了就补,或者别人补我也补的心态。

实际上正常情况下,饮食过程中就可以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

二、维生素片致癌再添新证!别再乱吃了!

烟酰胺核糖近年风很大,据说有“不老药”之称,作为一种辅酶,它被发现于牛奶、酵母和啤酒中的维生素B3亚型,可以帮助细胞能量代谢,减少因衰老引起的病理变化。

但2023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国际研究团队带来的研究成果却给出一个颠覆结论,根据报告显示,维生素B3被摄入后会在人体中转化为烟酰胺核苷存在,如果补充不当/过度,引发重病的风险更高,甚至可能诱发癌症的出现和转移。

为评估烟酰胺核苷补充剂对肿瘤转移影响的风险情况,研究员将小鼠分为喂养烟酰胺核苷补充剂和对照组,并观察两组实验最后肿瘤发生和转移情况,发现补充烟酰胺核苷的小鼠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了27%,而且相比于对照组,脑转移瘤的形成要高出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