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nk https://developer.wordpress.org/themes/basics/template-hierarchy/#single-post * * @package fairy */ get_header(); global $fairy_theme_options; ?>

近年来,网络上关于主食的争议愈演愈烈,不少人将主食视为 “万恶之源”,认为它会导致身体发胖、血糖上升,于是选择拒绝摄入主食。那么,这种做法真的正确吗?

         
         其实,这种说法源于对一项研究的误读。网上有言论称明确指出多吃主食死得早,但这完全是对研究的断章取义,一经发布就遭到了辟谣。
         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城市农村流行病学研究,研究人员在 2003 – 2013 年间收集了 13.5 万名 35 – 70 岁成年人的进食情况,这些受试者来自 18 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且主要是体力劳动者。
          经过分析发现,较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总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其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组受试者,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占比达到了 77.2%。看到这个结果,似乎确实能得出主食吃得多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的结论。但实际上,在该研究发布的同期,还发表了一篇评论,指出这项研究除了存在样本选择以及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问题外,还有宏观、微观层面的局限。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项研究仅仅是营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证据,并非决定性证据。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单独将一种营养素和某个健康指标相关联,得到的结果最多只能起到参考作用,根本无法作为因果关系的论证。
        而从微观层面来讲,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就像有些人明明吃得很少却很胖,有些人吃得很多却很瘦,这种差异是营养学难以突破的障碍。
          简单来说,杂志上发表的这项研究可以作为一个观点,但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远远不够,我们对此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
         此外,还有不少老人排斥吃主食是因为 “白米饭是最差主食” 的言论,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可信。
        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是高糖、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以及低纤维的食品。白米饭的含糖量在 76g/100g 左右,GI 值为 87。但对于健康的普通人而言,身体拥有自我调节血糖的能力,不会因为摄入高 GI 的食物就威胁到健康。而且,在吃白米饭的同时配上肉和菜,也能构成一餐健康的饮食。
         综上所述,不吃主食并不能让人更长寿,合理摄入主食,保持饮食的均衡与多样化,才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我们不应被网络上的不实言论误导,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