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的众多隐患中,“硼砂猪肉” 犹如一颗隐藏的毒瘤,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那么,这种在市场上不时冒头的 “硼砂猪肉”,究竟有多可怕呢?
硼砂,通常为含有无色晶体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是提取硼和硼化合物的主要矿物原料。在工业领域,它广泛应用于冶金、玻璃等行业。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将其掺入食品中,其中就包括猪肉。
硼砂猪肉的可怕之处,首先体现在其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上。硼砂本身毒性较高,当进入人体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会迅速转化为硼酸。长期或过量食用含有硼砂的猪肉,硼酸会在体内逐渐蓄积,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它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进而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引发急性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红斑、休克,甚至昏迷。成人的硼砂中毒剂量为 1 – 3 克,致死剂量为 15 – 20 克,而婴儿仅摄入 2 – 3 克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不仅如此,硼砂中的硼元素还可能对人体的 DNA 造成损伤,长期摄入存在致癌风险。
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硼砂猪肉的出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卫生法》早就明令禁止将硼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一旦发现生产、销售硼砂猪肉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面临法律的严惩。例如,在一些案例中,涉事商家因销售硼砂猪肉,不仅被处以罚款,还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辨别硼砂猪肉至关重要。从外观上看,涂抹了硼砂的猪肉会失去原有的自然光泽,颜色相较于正常的新鲜猪肉会显得更深暗一些。如果是刚涂抹硼砂不久,仔细观察还能发现肉的表面附着有白色粉末。用手触摸时,硼砂猪肉手感十分滑腻,倘若硼砂撒得多,手上还会沾上硼砂微粒,并能闻到微弱的碱味。此外,还可以借助广泛试纸进行检测,将试纸贴在肉上,如果试纸颜色变蓝,那么该猪肉很可能含有硼砂。
“硼砂猪肉” 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消费者在选购猪肉时务必提高警惕,仔细甄别,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疫合格的猪肉。同时,相关部门也应持续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让 “硼砂猪肉” 无处遁形,守护好百姓的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