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再度引发关注,多地监测数据显示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疾控部门及香港地区均发布相关数据,为公众了解当前疫情态势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疾控中心 5 月 8 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4 日前,全国新冠病毒阳性检出率持续上升。其中,急性流感患者中的新冠阳性比例变化显著,从之前的 7.5% 攀升至 16.2%,翻了一倍多;住院病例中的新冠阳性率也从 3.3% 上升至 6.3%,双重数据表明新冠感染人数正逐步增加,疫情传播风险有所提升。
在地方层面,广东疾控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凸显了当地疫情的严峻性。数据显示,此次新冠感染报告数量在乙类传染病中位居首位,成为当前广东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彭劼进一步介绍,今年 3 月至 4 月,医院门诊中的新冠检出率从 7%-8% 上升至 15% 左右,进入 5 月后,这一比例更是大幅攀升到 20%-30%,短短数月内检出率增长近 3 倍,直观反映出新冠病毒在广东地区的传播速度加快,感染规模持续扩大。
香港地区的疫情形势同样不容乐观。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指出,近期港内新冠病毒感染率明显上升,且重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医疗系统面临一定压力。最新数据显示,香港新冠阳性率创下 52 周以来的新高,同时新增 31 宗新冠相关死亡案例,这一死亡数据提醒公众,尽管当前毒株危害性相对减弱,但仍可能对部分人群造成严重影响,疫情防控不可掉以轻心。
据了解,本次引发感染率上升的新冠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家族的新迭代产物。该新毒株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即使是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也可能无法完全避免感染,仍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从症状表现来看,大多数感染者会出现咽喉不适、咳嗽、发烧等轻度症状,对普通健康人群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而言,感染后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这类人群需格外注意做好预防措施。
针对此次疫情走势,香港卫生专家孔繁毅教授作出预测,认为这波疫情将在 5 月下旬达到感染顶点,随后感染率会逐渐下降,预计到 6 月下旬疫情态势将逐步回落。这一预测为公众和相关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时间参考,有助于提前做好医疗资源调配、防护宣传等工作。
当前,新冠感染率虽呈上升趋势,但公众无需过度恐慌。日常应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如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同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尽快接种加强针,提升自身免疫力,共同应对此次疫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