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乳腺癌患
需要内分泌治疗
在我国 乳腺癌患者中,有 70%属于激素受体阳性, 内分泌治疗恰恰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 首要治疗手段。
也就是说,每10个乳腺癌患者里,差不多有7个人需要用到内分泌药物。
笔者也经常遇到有患者疑问:
“为什么总说内分泌药要 吃五年以上?”
“内分泌药吃这么久 会不会有问题?”
“出现副作用我可不可以停药或者换药?”
治疗“大揭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乳腺癌 如此特殊,需要内分泌治疗。
正常情况下,雌激素可促进乳腺生长发育,维持女性的生理特征,但 雌激素水平过高,则会 刺激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导致乳腺癌的 发生、发展。
反之,通过调控, 降低雌激素水平,则会 抑制肿瘤的生长、复发和转移。
基于此,通过药物抑制雌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治疗方法—— 内分泌疗法,便应运而生了。
并不适用于
所有乳腺癌患
当然,内分泌治疗也 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乳腺癌患者。
只有 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较好,并且病理报告上 加号越多,即激素依赖程度越高,对内分泌治疗 越敏感。
三阴乳腺癌不适用
而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即三阴乳腺癌)而言,内分泌药物在理论上 并无抑制肿瘤转移复发的作用。因此,这部分患者 往往不用接受内分泌治疗。
所以,能否进行内分泌治疗,主要看激素受体ER/PR 是否为阳性,阳性才进行内分泌治疗,这是硬性条件。
需要长期治疗
这个问题明白之后,就可以回答为什么内分泌治疗 需要长期使用。
不管何种癌症药物,无非是抑制癌细胞生长,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也是如此。
但其中有着不同的是,人从出生开始便会 源源不断产生分泌激素,内分泌药物其目的是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阻断雌激素与乳腺癌细胞结合,进而 抑制癌细胞生长。
所以,这是依靠外力使我们的身体暂时处于较低雌激素水平,正因为目前无法一刀切,没有药物能够使人体永远完全不分泌激素。
再加上经过近数十年的大宗临床试验证实,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能 有效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期。
内分泌药要吃多久
笔者遇到很多患者迫切的想知道内分泌药 究竟自己要吃多久。
其实,内分泌治疗无法评估确切年限,可能是5年,可能是7、8年,也可能是10年。
因为,每个ER+患者的病情、体质、药物耐受度都不一样,对于 早期乳腺癌患者来说, 5年的内分泌治疗一般已经足够。
这些因素是关键
不过,对于 二期及以上乳腺癌患者, 尤其是 伴有淋巴结转移和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 , 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可以更好地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这类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时间通常会延长。
内分泌药物的选择是医生根据每个患者的免疫组化、年龄、月经状态、激素水平、具体病情,甚至自身经济情况而选择的。因此,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就会选择不同的药物,这一点大家倒是不用纠结。
副作用并不小!
内分泌药物既然是药,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诸多不良反应如:潮热、关节疼痛、全身疼痛、骨质疏松、肢体麻木、子宫内膜增厚、脂肪肝等。
许多人会因为这些副作用 自行终止服用药物,但其实这种做法 不可取。
切勿自行停药
原则上,内分泌药物一旦选择了一种药物,在没有出现病情进展或激素水平改变之前是 不宜更换或频繁更换的。
研究显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擅自停药、中断治疗,肿瘤细胞会再次得到 雌激素的“滋养”而重新生长,导致病情恶化,甚至 增加乳腺癌复发转移风险和死亡风险。
联合中医治疗
其实,内分泌药物的不良反应,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大多都会慢慢改善。在 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就没必要去换药了。
对于这些副反应,笔者发现,在内分泌治疗期间, 联合中医治疗大有可为。
实际临床上,我们也确实通过中医中药、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综合干预,对内分泌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起到了改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让乳腺癌患者在规范服用内分泌药物的过程中,明显 减少副作用的困扰,使癌细胞得到更好的控制。
别陷入这个“误区”
评价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不能仅凭自身感觉,得看 检查结果和诊断报告。
我国约有60%的乳腺癌患者处于 绝经前状态,而这部分患者首选药物是他莫昔芬,他莫昔芬不会抑制卵巢的功能、但会把原本属于雌激素的位置给占了。
这就会导致血中的雌激素水平 升高,属于正常现象,许多患者复查一看雌激素仍这么高,便觉得“被忽悠了”,没有效果,其实这完全 是个误区。
最后,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内分泌治疗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对于适用的乳腺癌患者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但也 不必把它当成 唯一的“救命稻草”,理智地看待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