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意识障碍
患者会出现嗜睡、昏睡的症状,该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脑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密切相关。如若短期内出血量较大或是部位处于脑部深处,则症状会较为明显。
4、麻木无力
很多患者在发病前会有肢体麻木、无力以及口角扭曲等表现,一般只会在身体一侧出现,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
5、视物模糊
脑内异常出血可能会影响到视神经,表现为突然的视物模糊或一过性黑蒙。
三、高血压患者能活到80岁吗?
高血压虽然被称为“无声的杀手”,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会因此缩短寿命。研究发现,那些能活到80岁甚至更长的高血压患者,大多在55岁时就主动改变了一些生活习惯。这些改变看似简单,却对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不“三高”饮食模式
高糖食物进入体内后会迅速转换成葡萄糖,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容易让血糖水平上升。而血糖上升后释放的生长因子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给心脏带来较大负担。
高盐食物进入体内则会让体内的水分向细胞外移动,这样一来血管容积和体积就会增加,心脏需要更多的力量来推动血循环,会进一步让血压上升。且钠摄入过量会让肾素分泌增加,肾素分泌增加后会让血管收缩,也容易导致血压上升。
高脂肪食物,摄入过量会导致身体肥胖、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些都会让血管承受较大的压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进一步让血压上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不抽烟喝酒
吸烟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促进脑卒中、心梗以及猝死发生,还会让降压药的药效下降。酒精则会刺激交感神经,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3、不错误用药
不少高血压患者因为担心长期用药的副作用,日常只在头晕、头疼等不适症状出现时才吃药,身体没有症状时就不吃。这个做法非常错误,很多患者在血压上升时并没有明显不适,但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却持续存在,长期不规律用药会让血压波动过快,很可能会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除了不规律用药外,私自换药的行为也非常错误,降压药让血压稳定需要一个过程,期间盲目换药只会让血压波动,反而威胁健康。
4、不忽视血压管理
高血压患者除了要积极用药、配合生活调理外,还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这样做可以及时了解血压的变化,对控制病情发展很重要。
高血压是个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患者在确诊后一定要遵医嘱积极服药,并配合生活调理。同时日常要多关注血压变化,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