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通知规定可获得政策扶持的“虚拟现实电影”,需要满足:运用VR/AR/MR技术制作、需通过头显设备观看、在影院等固定场所公开放映。摄制主体需向国家电影局备案剧本梗概,成片要上映须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而进口的影片需要遵循《电影管理条例》。
对于影院来说,放映“虚拟现实电影”设备、软件、场地需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符合标准的影院可以向批准其设立的电影主管部门办理备案,其他合规建筑放映可申请《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放映场所须接入全国电影票务管理系统。达标的影院将有资格申请和享受电影主管部门相关奖励或扶持政策。
珠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郑诚表示,国家电影局此次发布的《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我们深感振奋。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的前沿领域,正深刻重构电影艺术形态与产业生态, “虚拟现实电影”不仅创造了360度沉浸式美学体验,更通过人机交互、虚实共生等特性开辟了叙事新维度,这既为我们进一步丰富人们的观影体验,培育新型电影文化消费模式提供了可行路径,也为我们探索电影内容新表达提供了广阔想象空间。 “虚拟现实电影”不是对传统电影的替代,而是拓展银幕边界的历史性机遇。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影迷们就能在特殊的电影院,用特殊设备体验一把《头号玩家》里主角们进入虚拟世界,体验一把什么叫全身心沉浸其中的身临其境。
“虚拟现实电影”开启产业新纪元
其实早在“虚拟现实电影”的概念被明确提出之前,虚拟技术运用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自去年以来,河南广播电视台先后推出的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和《隐秘的秦陵》在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两部影片通过扩展现实(XR)技术,结合AR、VR和大空间沉浸式体验,将观众带入唐代夜宴的繁华场景与秦始皇陵的神秘地宫。
产业评论专委会副会长、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表示:“‘ 虚拟现实电影’或将成为今年行业新风口。该领域虽已发展多年,但长期缺乏明确审核标准及责任部门。电影局此时规范产业恰逢其时,尤其配合国家推动文旅与影视融合的政策契机。我体验过文旅类虚拟项目,其呈现效果确实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