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在这些不同表达模式的基因中,发现靶基因nhr-57和转录因子C46G7.1这两个“搅屎棍”,实验还通过敲低这两个基因后,观察两组线虫的寿命,结果两组线虫寿命都出现了缩短。研究员猜测,之所以二甲双胍在不同年龄出现的双相效果,其实是受这两个基因的影响。
当然,我们也不必因此就草木皆兵。该研究中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不能完全认定会对老年群体有伤害性。
再者,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依然不可替代,尤其是在年轻人或中年人群体中,它甚至可能延长健康寿命。关键在于,药物的使用需要个体化评估,不能“一刀切”。
三、每天吃二甲双胍,为何血糖还是降不下来?
网上有人质疑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称自己天天吃,还是控制不好血糖,这一疑惑还得到不少网友认同,难道二甲双胍降糖效果真的没这么好?其实原因出在这4方面:
1、剂量不对
想要药物起效好,首先剂量要给对,二甲双胍和其他药不一样,它的剂量服用原则是小剂量入门,增量服用,一般用药后血糖控制不好的,可以咨询医生调整药量。
2、时间不对
二甲双胍的常见类型主要有三:普通片、缓释片和肠溶片,这3者的服药时间也不同,普通片建议用餐时或餐后服药,可以减轻肠胃消化负担;缓释片一般选择餐前餐中或餐后服用,药物会在肠胃中缓慢释放,一天只需要吃1次;而肠溶片则应在餐前半小时摄入,药效更佳。
3、没有监测
二甲双胍用药过程需要定时观测血糖情况,是否需要增减药量,保证用药有效且安全,另外二甲双胍虽然不会对肝肾有实质性伤害,但长期的用药和身体机能的变化,也会给肝肾功能带来一系列影响,而肝肾功能异常又会增加二甲双胍用药后出现乳酸中毒风险,所以定期监测这些指标也是安全用药的关键。
4、忽视生活调理
降血糖除了用药外,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也很重要,比如饮食和运动都是控糖的重要影响因素,日常做好合理的膳食规划,控制升糖饮食的摄入,定期运动,增加血糖的利用率,也可以辅助药物,更好的补充降糖效果。
做好这些注意事项,用药过程才能安全有效进行,当然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只要我们合理用药,也不用过分担心其他副作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