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
他应该是知道教训所在:九十年代早期和中期他曾经「狂」过一小段时间,担任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火遍大江南北,导演处女作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有口皆碑,另一部《一地鸡毛》因为题材尖锐批判力度前所未有也是备受关注,最后居然在很多地方电视台被中断了播放。
也由此,冯小刚不小心跌进了职业生涯的一个大坑:他一时风头太劲招致了很多不必要的「特别关照」,随后的电视剧作品《月亮背面》因为题材过分灰暗拍完就被禁播,主演并联合导演的电影《冤家父子》没拿到放映许可直接被雪藏,反映婚外情的影片《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刚开拍就因为题材敏感有悖伦理而被叫停。
《月亮背面》
他在投资方的眼里暂时成了「票房毒药」,参与的影片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拍完即被「枪毙」。就像他在纪录片里自述的,他「抗打击能力很差,社会上方方面面都可以伸出一只手来,像捏死一个蚂蚁一样把你捏死」。
痛定思痛后的冯小刚才有了片中那段对商业电影的认知:「拍片子,就是满足不同人的低级趣味。」把这话和《甲方乙方》结尾葛优煽情的一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对着看,应该能体会出不同寻常的深意。
《甲方乙方》
其实《甲方乙方》以后的冯小刚和在此之前的他有很大的区别。他曾经太一本正经地想把自己的一肚子苦水倒给观众,而在那个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他意识到只要「稍微开点小窍」,就会「占了大便宜」。这个开窍的切入点,看来就是要充分「满足」绝大部分人带着褒义色彩的「低级趣味」。
《甲方乙方》
不管他后来是否真的做到了,这都是中国电影观念的一个巨幅转变:此后绝大部分的国产院线电影都逐渐摆脱了创作者自说自话的傲娇,随心所欲的任性和不计后果的蛮干,开始转变为市场导向的工业化产品,把为观众「私人订制」作为拍电影的终极目标。
而冯小刚是大陆电影迈出这一步的第一人。
Pages: 1 2